四平市铁西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19年1月
一、2018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8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有力监督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区政府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围绕“创业铁西、法治铁西、绿色铁西、活力铁西、民生铁西”的发展目标,在挑战中奋力前行,在攻坚中实现突破,较好地完成了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经济增速保持平稳增长
预计到年末,全区生产总值实现78亿元,同比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65亿元,同比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2.8亿元,同比增长4%;公共财政预算全口径收入完成10.2亿元,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1%;地方级收入完成2.2亿元,可比口径同比下降7.3%。;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实现14.3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亿元。三次产业比重预计由2017年的4.4:51.4:44.2调整到6:35:59。
(二)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农业种植结构更加优化,划定了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5万亩。建设省级标准化棚膜园区1个,棚室种植面积达到7235亩。市级标准化牧业小区发展到5个,非洲猪瘟和炭疽病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土地确权、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清产核资工作均走在省、市前列,各类农业合作社发展到235个,完成流转土地面积2.5万亩,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达到承包总面积的60%以上。
(三)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产业结构调整实现重大突破,冶金产业再次成为全区乃至全市支柱产业和重点税源。创新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巨元瀚洋、康达农机、天正公司获得省内首台套项目支持,隆发机械列入全省企业技术创新工程产学研合作推进计划,全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家,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6个,工业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服务年活动全面实施,启动“双停”企业5户,指导7户企业申报省市专项引导资金500万元,帮助4户企业解决历史遗留“两证”问题。
(四)第三产业活力增强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完成46.6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达到59.1%,服务业项目投资占比达到72%。万嘉购物广场、凯鹏社区电子商务平台获得上级专项补助资金680万元,正红旗商标荣获吉林省十大服务业商标;丛泉湖休闲农业与乡村度假旅游区初步形成,并列入四平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五)项目建设有力推进
全年共谋划储备各类项目77个,总投资近170亿元。恒亿热交换设备、悦达加油加气站、香誉德调料扩建等13个项目参加了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24.88亿元;万嘉购物广场、康达农机新建项目参加了全省“三抓”“三早”项目巡检,得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
(六)招商引资成效显着
全年开展各类招商活动80次,录入全省招商引资调度系统项目12个,到位资金14.39亿元;成功举办全省异地商会企业家走进铁西活动、金华市婺城区回访考察交流活动,谋划包装了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园、纺织产业园、小微装备制造企业孵化园等一批优质项目,为未来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
(七)开发区改革顺利实施
制定出台《铁西区贯彻落实<全市开发区改革与创新发展实施意见>的落实意见》,助力示范区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四产两化”多元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建立,“五园一镇”现代化特色产业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显着提升。
(八)金融风险有效稳控
建立健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机制,认真排查梳理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信用合作和资金互助组织,全区金融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
(九)脱贫攻坚成效显着
大力实施“造血式”扶贫工程,总投资988.38万元的分散式光伏发电、“六之维”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棚膜园区、西八大村农资库房、任家村垂钓园等扶贫项目收益覆盖全区所有贫困人口。投资635万元的贫困村道路提升工程全面竣工。统筹推进教育、健康等行业扶贫政策落实落地,爱心扶贫、抗旱扶贫、代表委员在行动、民企帮扶脱贫攻坚光彩行动等特色扶贫活动积极开展,全区79户153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打赢了决胜全面小康的首要战役。
(十)污染防治深入实施
各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圆满办复移交转办案件,小红嘴河、仙马泉河综合整治以及循环经济示范区污水管网工程全面竣工,按时限完成禁养区内养殖场(小区)搬迁。“8441”治水行动全力推进,三级河长累计巡河6000余次,关停非法排污口6处,清理河道垃圾800余吨;“一河一策”编制和河道划界工作圆满完成,辽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及时启动,完成土地流转134.4公顷,挖掘护林沟135公里,安装围栏3万延长米,栽植各类树木91.4万株。
(十一)城乡面貌大为改观
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城区57条主次干路以及滨河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5%,日常保洁达到16小时以上,“走遍铁西”整治环境行动常态开展。协调投资1.25亿元,集中改造老旧小区28个。修复市政设施900余处、破损路面6000余平方米。追缴物业维修资金3500余万元,设立无物业小区物业化管理试点3个。农村环境持续改善。投资790余万元建设14项农村基础工程,完成农村水冲厕所改造500户,团山子村、西条子河村“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有序实施,红嘴村“美丽乡村”精品线提档升级。城乡绿化亮点纷呈。三年绿化攻坚战全面打响,投资840万元,完成城乡绿化、环路绿化、河流绿化6049亩,村屯绿化提升30个,栽植风景树、果树100.3万株,保持连续38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
(十二)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
坚持民生事业优先发展理念,全年累计投入资金6.6亿元,保障了重点民生项目的顺利实施,完成了向群众承诺的20件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88%。创业就业渠道逐步拓宽。成立了区级创业联盟和2个大学生创业园,新增城镇就业人数823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42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92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1.3万人。文明城区建设稳步推进。我区荣获省级文明城区称号,11家单位分别被评为省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以及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科技工作明显加强。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团队4个,申报省、市科技项目15个,科技引领企业发展的优势不断显现。教育工作成果显着。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市前茅,师德师风明显好转,在全市率先开展了中小学课后托管服务,投资540万元完成5所学校的基础设施维修改造,通过省级“全面改薄”和“城乡一体化”工作评估验收;文体事业不断发展。成功承办吉林省第五届市民、农民文化节和四平第六届风筝文化旅游节,举办公益演出进社区、美丽铁西乡村行、健康生活悦动吉林等惠民活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村医“员额制”管理实现全覆盖,农村远程医疗全面建立,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取得实效,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社会救助水平明显提高。累计发放低保金3400万元,临时救助210人次,发放救助资金28万元;城乡医疗救助1.5万人次,发放救助金600万元。依法治区工作顺利开展。“七五”普法深入实施,社区矫正、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有序推进,区司法局被国家司法部授予“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安全生产治理年”活动有效开展,检查重点领域、重点行业7200余户次,新建农村消防水源设施17处,全年无重特大事故发生。信访秩序平稳良好。“信访积案百日攻坚”活动顺利开展,国家、省、市交办案件全部程序性办结;在国家和省“两会”等重要会事期间,实现了去省、进京访“双零”工作目标。“平安铁西”建设扎实有力。扫黑除恶战果丰硕,打掉涉黑团伙1个、涉恶团伙6个,打处涉恶各类犯罪人员77人,取保候审5人,治安拘留113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清查摸底工作有序实施,各街道在经济发展、城市管理、信访维稳、社会服务等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持续增强。审计、人民武装、食品安全、残联、地方志、关心下一代、妇女儿童、老龄、民族宗教、机关事务管理等各项事业都有了新的进展。
各位代表,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的实现,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铁西发展还存在着诸多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投资项目储备不够充足,支撑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落地乏力;招商引资氛围不浓,土地空间较为匮乏,人才资源流失严重,投资拉动、创新驱动能力需进一步加强;自身财力十分有限,融资渠道不宽,刚性需求支出不断增加,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压力巨大。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给予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主要预期目标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
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区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围绕“创业铁西、法治铁西、绿色铁西、活力铁西、民生铁西”发展目标,立足铁西城市中心区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发展战略,以“创九区”为工作目标主线,着力推进生产要素集聚,着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着力推进城乡面貌改观,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勠力同心打造“美丽四平、幸福家园”。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地方级财政收入与上年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居民价格指数控制在3%以内;进出口总额增长7.5%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能源消费量控制、单位GDP能耗完成市定指标。
三、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实现上述任务目标,围绕“四区两带”产业布局,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动能,扎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坚持以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为主导,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当先锋、站排头。稳步提升棚膜经济水平。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名优农产品的品牌创建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新(扩)建省级棚膜园区1个,引进新品种5个以上,蔬菜产品单产提高5%以上。强力推动农业产业经营。积极谋划“六之维”田园综合体项目二期工程建设,全面探索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的具体路径;依托和农牧业、宏宝莱饮品、磷脂厂、宏平肉业等7户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内部挖潜、资本运营和靠大联强等方式,打造农产品加工业集群。
(二)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实现稳增长、促发展
以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牢固树立“项目强则铁西强、项目兴则铁西兴”的工作意识,努力扩大投资规模,积蓄发展后劲。在谋划争取上做文章。围绕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环境打造、产业培育等各个方面,深度挖掘、策划和包装一批优质项目,加大对上沟通协调力度,争取在省市投资盘子中获得更多的红利和支持。在开工落地上下功夫。严格执行《铁西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九项制度》,落实秘书服务和服务代办等工作机制,为投资方提供全程跟踪式服务,突出抓好高科技环保新型材料A级保温板项目、热力公司新建热水锅炉项目、大学生创业园等9个明年春季计划开工项目,尽快完善前期手续,逐个落实开工要件。全面推进华生热源厂、智慧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粮食仓储设备制造及粮食仓储及物流项目、盛博路桥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原材料仓储、吉恒再生塑料制品产业园等10个重点项目,指派专人跟踪推进,力争明年开工建设。着力加快恒亿热交换设备、君汇石油及石油制品交易市场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安排专人做好工程施工节点衔接,切实提高项目达产率。在引进储备上求突破。立足铁西现有的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空间布局,重点瞄准国内发达区域、重点行业和龙头企业,深化与金华市婺城区交流合作,以高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实施政策招商、环境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存量招商、委托招商,力争吸引更多优质项目集中落地。广泛宣传落实《四平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四平市招商引资中介人奖励实施办法》,主动拜访各地商会组织,动员“两代表一委员”、机关干部以及全区群众积极投身到招商引资工作中来,共同寻找招商线索,合力掀起全民招商热潮。
(三)全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扎实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切实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优化服务稳运行。强化运行调度,重点跟踪规上企业运行情况,开展更加精准的产需衔接,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升级营销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紧紧围绕“双停”企业,加大区级领导包保力度,引导企业采取股权改造、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式尽快恢复生产。聚焦市场调结构。集中力量,做大做强1个支柱产业和6个优势产业,重点发展冶金业、换热器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机具制造业;发展民企强支撑。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和加快工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建立区级领导联系民营企业制度,推动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开拓、融资对接、企业家素质提升等服务。科技创新提质量。加大技术改造、产学研合作力度,引导帮扶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积极培育省、市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鼓励中小企业利用先进技术、工艺、装备改造提升企业竞争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四)全力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实现服务业攻坚新突破
围绕建设“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总体目标,把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形成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并重,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举的格局。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现代化发展,加快培育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重点推进万嘉购物广场、君汇石油交易平台投产达效,推进国泰商业综合体等商贸载体开工建设,辐射带动全区服务业提档升级。发展现代物流业。立足区位优势和人口密集优势,加快金粮仓储设备制造及粮食仓储物流、君汇能源铁路专用线等重点项目建设,突出行业集群化、总部化优势,增强对外吸纳带动能力,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电子商务业。加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规范体系、服务体系、人才体系和监管体系建设,支持传统服务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利用网络平台、APP等打造线上线下电商平台,积极推进京东云仓四平特产店项目,促进电子商务迈向高端化。发展休闲旅游业。围绕近郊区位、民俗文化、乡土风情和绿色生态产业,加快培育“航宇生态园”“赵家大院”等旅游品牌,深度开发以丛泉湖为核心的乡村旅游项目,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五)全力推进示范区建设,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加快示范区体制机制、人员管理、财务制度、绩效考核等关键环节改革进程,充分发挥示范区平台载体作用,重点发展换热器、农机装备、新型建材、仓储物流等基础产业,全力打造现代服务物流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相结合的改革创新引领区、对外开发先行区、产业集聚示范区。全力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区“一区五园”建设进程,不断完善示范区基础设施配套能力,推进示范区内道路、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基础支撑服务能力。重点做好豪德商贸物流城、新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小微企业园等项目的洽谈推进工作,力促项目尽早落地建设。
(六)全力推进发生民生质量改善,增强人民的幸福感
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使命,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全力办好区政府向人民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深入开展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巩固提升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成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整体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着力推动医疗联合体建设。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及城乡居民、企业职工参保进程。规范完善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制度,形成社会救助长效机制。继续做好城乡低保工作,坚持分类施保和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推动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向基层倾斜、覆盖,完善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设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龄事业发展。认真做好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入户登记、数据审核及汇总上报,全面启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进一步做好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关心下一代成长。统筹推进科技、地方志、民族宗教、机关事务等工作再上新台阶。
(七)全力推进社会治理提升,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持续抓好安全生产监管。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保持隐患排查高压态势,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全力保障群众食品安全。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工作,加强初级农产品质量监管,坚决把好把住食品安全源头关。不断加强司法行政工作。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工作,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进一步提高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专业化水平,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工作制度,确保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规范运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切实维护信访形势稳定。严格落实重大信访案件包保责任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提高信访案件办结率和积案化解率,着力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确保国庆7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信访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和社会风气的“黑拐枪、盗抢骗、黄赌毒”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铲除黑恶势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